【圆明网】向内找知错必改,不断提升境界修养,才是大法弟子应该具有的本色。
知错必改善莫大焉
师父说:“我讲过我说大法弟子啊,错了没有关系,坦坦荡荡的承认自己的错误,叫大家看,我在往回走,我要做好,谁都会佩服你。你躲躲藏藏、掩掩盖盖,这些人心变的越来越复杂、越强,然后你又修炼的一塌糊涂,学员怎么想?学员怎么看这些事情?神怎么看?师父将来怎么办,对你?救人、救生命是一个慈悲的举动,可是毕竟有救不了的。什么样的是救不了的?不珍惜自己的,那就是救不了的。”[1]
很多同修不断的犯色戒,甚至做了更加不好的事,不断的掩盖,不但不曝光甚至还信誓旦旦的演戏,甚至还敢在师父法像面前说自己是清白的,如果你真正的信师信法,就会想到师父时时处处都在我们身边。不敢审视真实的自己,不实修,向内找也只是浮皮潦草,原则实质的问题一带而过,如同掩耳盗铃,自欺欺人。明明是自己做了错事,还说师父在跟前我也敢这么说。人常说:湛湛青天不可欺,未曾起念神先知。暗室私语,天闻如雷。殊不知就在你撒谎掩盖,拿师父当挡箭牌来为自己的行为开脱时,师父的法身已经悄然离开,这会儿你还敢说你敬师敬法吗?所作所为已经违背了“真善忍”,磕一百个头不真修,师父也不会开心的。
我们修炼得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,错了算什么,思想上行为上归正了才是好。
其实先不说修炼,单从做好人角度来说也应该如此。孔子的弟子颜回说“敏于事,而慎于言,不迁怒,不二过”,是指做事态度恭敬谨慎,不犯口过,不迁怒于别人,错必思改,不重犯同样的错误。子贡说:“君子之过也,如日月之食焉,过也人皆见焉,更也人皆仰之。”意思是君子犯了过错,如日食月食人人看的见,对于自己的过失,如果他认真改正错误,人们会向以前一样敬仰他。
孔子说:“君子能内省不疚,过则勿但改。”“见贤思齐,见不贤则内自省之”。君子能够不断反省自己,取长补短,通过修身,完善自我修养,砥砺自己的品格。孔子说当初桀纣有过错而不承认,很快就灭亡了,商汤周文王知道承认自己的过错而改之,很快就兴盛起来了。孔子说,君子闻过则喜,小人文过饰非。文过饰非,是用漂亮的言辞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,孔子在《论语》中说:“过而不改,是为过也。”意思是有了错误而不改正,这便真是错了,如果知错不改,还故意加以掩饰,甚至闻过则怒,不仅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,反而为人所不齿。敢于承认错误,能够正视错误,并坚决改正错误,是一个人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。“闻过则喜,之过不晦,改过不怠。”是说虚心接受意见,不隐晦自己的过失,不自欺欺人,不怕议论,不怕丢面子。《左传》中说:“人谁无过,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”
三国时代官渡之战,原本袁绍强于曹操,在资历、名望、地形和兵力上,袁绍都占优势,谋士田丰认为,曹操擅用兵,变化无常,不如打持久战,袁绍不但不采纳,还以扰乱军心的罪名,将田丰打入牢中。当袁绍强行征战,大败而归后,不但不承认错误,反而怕被田丰讥笑,把田丰处决死于狱中,爱面子耍权威,知错不改的态度,正是使袁绍由强变弱,最后落得一败涂地的重要原因。
对待错误的态度,是闻过则喜,还是文过饰非,取决于一个人的境界和胸怀,也是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体现,遗憾的是,我们很多人却往往文过饰非,闻过则晦,闻过则拒,闻过则捂,闻过则怒,这样做表面上似乎是保住了面子,但却失去了一个纠正错误,改过自新提升自己的机会。如果因此而铸成大错,那就要付出更的代价来弥补,这不是很愚蠢的表现吗?所以真正聪明的人,要勇于面对缺点和错误,努力做到闻过则喜,只有在后天不断的自省,不断纠正自身错误的过程中,才能逐渐提升自己修养境界,首先成为一个无愧于天地良心的人!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完美人格的修炼者。
注:
[1] 李洪志师父:《二零一五年美国西部法会讲法》
* * *
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